2020-09-15 14:05:28 辽宁华图公考问答 http://ln.huatu.com/wenda/ 文章来源:辽宁华图
综合分析题一直是小题当中比较有难度的,在上课期间发现不少小伙伴在综合分析题里,表达观点,不是很尽如人意,尤其遇到需要辩证来看的时候,更多小伙伴的习惯表达,只会说“辩证来看”,这种表达方式未免有些模版化,考试的时候,对模版化的表达,不太可能会给出让你满意的分数,最终的考试结果,也往往最后是“谢谢惠顾”。
申论的表达应该更灵活,更贴近材料,懂得变通,这也符合申论考察内容的本质。比如这里给大家举两个例子:
例1:“给定资料6”中展示了帮扶对象信息公示问题产生的不同观点,对此谈谈你的看法。要求:准确全面,分析透彻,观点正确,篇幅250字左右。
这是2018年江苏省的题,在这道题里,描述了政府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对扶贫对象信息全公开的做法,产生了两种不同的观点,一方观点认为对于扶贫对象的个人信息可以全公开,而另一方,也就是群众的声音,是不应该对个人信息全公开,并且,双方也都给出了有理有据的分析和说明。对于这样一种事实,你如何表态?“辩证来看”?我想,咱们可以更贴近材料来进行说明,会是更贴切,更具体,更灵活,所以你的表达就可以说成类似“双方观点都具有一定道理,但也都存在一定局限性。”或者“政府的做法有合理之处,但要考虑群众的感受,方式方法需进一步改进”,诸如此类,这样就避免了答题内容的死板、模式化。
例2:近年来,很多城市集中开展门头招牌整治行动,引起了人们的争议。根据“给定资料3”,谈谈你对城市整治招牌的看法。要求:观点明确,有理有据;论述全面,语言简明;不超过250字。
这道题在材料中,政府的想法,初衷其实是好的,在材料中有明确表述,同时,也为了美化市容市貌,提升城市形象;消除门头招牌中的安全隐患等。然而,实际做法就是对城市中的所有店铺都统一进行了整改,所有店铺都统一整改就容易带来消极影响,材料当中也有专家的观点,那么这道题的观点应该怎么表态呢?符合实际的表述,也是符合材料的意图,那么比较合适的表述方式就是,“政府这次整治行动的初衷是好的,但做法过于一刀切。”
总而言之,申论考试日趋灵活,各位小伙伴不能模式化地答题,得动脑筋思考,大家加油呀!
(编辑:鲅鱼圈华图01)贴心微信客服
贴心QQ客服